他抬起头看了看兰茵,见她温默地看着窗外夜色,缄然不语。
祁昭也不想问,若是兰茵想要告诉他,自然会说,不必他追着问。
只是他想起前一世的卢元诩,似乎是死于急症。
前一天还能去上朝,第二日就传出了丧讯,走得那样急促,应该许多事情都没能来得及安排吧。
他漫不经心地说:&ldo;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卢伯伯早有此意,就得早些行动,免得将来措手不及。
&rdo; 兰茵陡然回身看他,双眸明亮,带着探究与疑惑。
祁昭冲她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搁在自己膝上,神情澹静而温暖。
衢州私盐一案在冬至那天审结,祁昭无法打探出更详细的讯息,只知大理寺将案卷呈报上去。
康帝并未公开处置什么人,只在第二天诏令,擢升祁长陵为紫金光禄大夫,赐一品侯,同时卸去御史台大夫一职。
这是明升暗降,以两个虚职换了一个纠查百官、谏议天子的重任。
祁昭想这一切与前世的轨迹大致相仿,失去了御史台大夫一职的祁长陵虽说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但于他来说并算不得灭顶之灾。
他老成深算,仍旧留有后招。
不过明面上仍算是卢楚亲手将祁长陵从御史台大夫的权位上拉了下来,所以外人对于祁昭和卢楚的日益疏远便有了自以为是的解读。
开春之后便是兆康二十六年,兰茵做主将府中的几个贴身大丫鬟全都嫁了出去,唯有淑音誓死不嫁,定要守在兰茵身边。
婚嫁之事本是你情我愿,兰茵拗不过她只好暂且先依了她。
到了九月份,卢楚的母亲丧期已过两年,卢元诩请旨让卢楚和林氏女先行完婚,待守满了剩下的一年丧期后再行合卺之礼。
卢楚如今是天子近臣,圣宠优渥,康帝自然无二话,还特意赐了他许多珍稀巧物,来恭贺他新婚之喜。
祁昭很是纳闷,上一世卢楚对这门婚事很是抗拒,最后也不了了之,这一世怎么稀里糊涂地就成了。
他想,莫不是卢楚对兰茵死了心,决意重新开始新生活了? 卢楚的婚事定在十一月初,祁昭和兰茵没去,因为人家压根就没请他们。
广平巷离东盛巷不远,迎亲奏乐的丝竹声隐约能传过来,祁昭蹲在新砌的石台上看着秋芙蓉枯萎的模样,叹道:&ldo;你说咱们跟他是什么交情哪,连成亲都不请我们。
&rdo; 兰茵将花叶泛黄的边缘剪去,道:&ldo;让你去了又不知会生出什么事,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省的出去给人添堵。
&rdo; &ldo;我看他就是小人之心,你还护着他!&rdo; 祁昭从石台上跳下来,掐腰站在院落中间。
自从辰珠她们出嫁后这个院子冷清了许多,两人要掐架也极少有人会出来拦着了。
兰茵翻了个白眼,拿着水瓢进了屋,不爱搭理他。
祁昭一拳打在棉花上,站在院子里生了会闷气,又觉自己实在太小心眼,讪讪地进了屋,跟兰茵赔了好一顿不是。
腊月里兰茵应了几家的诗会之邀,祁昭想给她挑些款式新颖别致的头面,特让马夫带他们去了京城几家有名的珠宝阁。
奈何兰茵持家有度,坚决不肯奢靡浪费,对那些贵的咂舌的首饰嗤之以鼻,两人顺着街巷走,走到了一家不是很起眼的门面前。
前柜上只有几根素银簪子充场面,寒酸至极,因此那枚插在织绢华盛间的琉璃玉飞凰逐月簪格外显眼。
兰茵只看了一眼就觉眼熟。
祁昭比她记性好些,指着道:&ldo;那不是你送给五娘的簪子吗?&rdo; 兰茵细想果真是她与祁昭成婚初年她赠与五夫人的簪子,只是又怎么会流落至此? 掌柜见他们盯着这枚簪子,颇有兴趣的模样,兼之上下打量他们,衣着华贵,举止不俗,应是囊中充盈的那一类客人,忙将簪子取下,道:&ldo;这是大户人家里流出来的,质地做工都是一流,两位若是看上了价钱好商量。
&rdo; &ldo;大户人家?&rdo;祁昭若有所思道。
掌柜唯恐错过了大主顾,极为殷勤地说:&ldo;是个男人来当的,每每是午后主人小憩的时分来,躬腰弯背的,一看就是在大户人家里当差。
许是主人家手头紧,差遣他来的也未可知……&rdo; 兰茵看着夫君的面色,又抬眼看了看天光,道:&ldo;眼看就要午后了,不如我们去对面茶肆坐一坐,打开轩窗,可将这里看的清清楚楚。
&rdo; 祁昭一笑,抬手点了点兰茵的鼻子,道:&ldo;夫人真是善解人意,甚合吾心。
&rd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