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阳石子一共出了六个大学生,算得上是数额相当巨大了,但基本都是知青,农村里来的也就是外村嫁过来的刘月如,唯一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也就是赵胜军这个宝了。
自从得了消息,来赵队长家贺喜的人是一拨接着一拨,最近听说两口子要去上学了,又是一波一波的来送。
高子娘作为赵队长家的实在亲戚,自然要来捧场,还是分大方的拿出了十块钱,说是让赵胜军和温欣去了大学里花,也算是礼钱。
最近来送礼的人不少,赵队长家亲戚本来就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来过一遍,谁都知道这上大学是个有出息的事,纷纷五块十块的出钱。
“哎,你说这世道变得快哇,这胜军兄弟这都上大学了,去那南方的大城市去见世面了。
这大学生可真好,那一出来就是干部,还不用天天扛锄头下地,捉捉笔杆子就行。”
高子娘感叹。
王德花在旁边客气,“嗨,去那么老远的,谁知道是好呀还是不好了,要我说啊还是高子踏实,年年都是种粮能手,这小两口在村里好好干,这日子好着哩。”
高子娘得意的搂了搂头发,“还说呢,高子在家就夸他二舅哩,十里八村儿都听着看着呢,这可是咱们阳石子温欣按着温欣爸妈给的地址,找到她大伯家,温欣的大伯是部队上上星的干部,年轻时候正正经经的立过军功,这也是温良能在爸妈被打成□□以后,还在部队里还能如鱼得水的主要原因。
大伯以前东奔西走,温欣奶奶以前是跟温欣爸妈住在一起的,后来没办法,小儿子被劳动改造了,自己只好搬到大儿子家跟大儿媳一起住了。
温欣和赵胜军到之前先写了信过去,毕竟大伯在部队上不在家,贸然去人家大伯母家打扰也不太好。
温欣和赵胜军带着小家伙找到地方,一眼就认出了门口的奶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